对比进口粘套和狂飙3,哪个更好用

2023-07-23  阅读[74]
导读:粘性外套的优势是不依赖刷油,容易打出速度和旋转,整体稳定性好,抓球确实比涩套好一些,有些涩套不好处理的球,粘性外套是更好处理的。缺点是绝对底劲比狂飙弱,而且适配粘性外套的底板还是没跟上。毕竟粘性外套也就最近一两年开始火爆,相关的底板研发是滞后的。按照目前的状况去考虑,反手粘性外套,正手涩套是适合一些底板的。......
不同于狂飚的小力量不弹,大力量底劲扎实。进口粘套,尤其是蛋糕粘套,它是中小力量下速度快旋转强,但是大力量下反而不容易打出更高的质量。尤其是德套粘套搭配蝴蝶底板,或者搭配斯蒂卡某些不太弹的底板的时候。

最近有球友在反馈,说中国光搭配蓝标不给力,其实这个挺正常的。中国光是碳素海绵,本身就极其扎实,它搭配樊振东alc这种外置alc其实依然不容易打出高质量,搭配蓝标这种韧而不太弹的底板,肯定是不容易走球的。实际上不只是中国光,d09c也存在类似的问题,那就是目前找不到太多适配外套粘套的底板。或者外套粘套目前更适合反手使用。林钟勋和林昀儒都是反手d09c,正手t05hard,他们都是用的外置纤维板。目前正手用d09c特别强势的是奥恰洛夫和弗朗西斯卡,他们都是用的内置纤维板。

对比进口粘套和狂飙3,哪个更好用

狂飚如果不刷油,小力量根本就没弹性,只能抡,中台相持相当乏力。如果刷油了,刷得够多,狂飚确实挺牛气的。咱们先不讨论狂飚刷油的"伦理"问题,单说绝对底劲,目前很少有粘套能超过狂飚的。09c说实话,它的绝对底劲其实是难以发挥的,目前只有很少底板为它优化。我配过超级vis,波尔alc,弗朗西斯卡zlc和樊振东alc,09c的底劲表现并不那么突出,而且因为它没刷膨胀油,所以始终觉得胶面是比较硬梗的。狂飚,尤其是刷了油的特制,那个胶面就很润很嫩很容易裹球。哪怕是最高价格的09c,它的胶面依然没特制狂飚那么嫩和裹球。但是,如果不刷油,狂飚那就拉胯,非常拉胯。所以该如何看待粘性外套呢?它的优势是不依赖刷油,不存在膨胀油失效的问题。粘性外套性能稳定,从新的到用坏为止。粘性外套退台没优势,但中近台有优势,拉球的落点很准,旋转也足够强,甚至比狂飚更容易拉出高旋转的球。因为弹性好,粘性外套是可以打反手的,我甚至觉得目前的粘性外套搭配现阶段的底板反手可能表现会更好。

硬要去对比刷油的狂飚,其实没太多必要,退台之后,目前很少有底板能支撑起粘性外套的高硬度海绵。中国光55度,中国影60度,皇朝zgr57.5度,大部分底板都支撑不住这种海绵的。你别看它海绵硬度可能不比狂飚硬,但因为狂飙刷油之后是会软化的,而且胶面也会被撑开的。所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光甚至比39度无机蓝省还能完全打透。拿中国光来举例,它搭配樊振东alc,中等发力其实很舒服,速度和旋转都比狂飚容易打出来。但是越发力也感觉"费劲",从中等发力到完全打透,中国光其实比无机蓝省刷油还难透板一些。其实我之前就聊过,套胶硬度上去了,底板的硬度就得跟上。所以中国光其实应该是更适配tmxi之类的内置纤维阿尤斯大芯底板。这个就像狂飚依赖968一样。粘性外套也是依赖内置纤维和阿尤斯大芯的,我感觉在蝴蝶品牌内,正手最适合09c的底板是弗朗西斯卡zlc。

有时候你觉得粘性外套不给力,那其实不是套胶的问题,是底板的问题。狂飚三也依赖968和vis的,你搞个很软的底板配狂飚,照样是没速度和没力量的。对于粘性外套来说,它的旋转和速度其实都没啥问题,它的问题是还是需要支撑力更强的底板。只要搭配合适的底板,粘性外套是可以和狂飚直接对抗的。奥恰洛夫和弗朗西斯卡他们用的特制底板,他们肯定是走在了市场版底板的前面,所以他们用d09c能赢樊振东和马龙。但业余球友们用市场版目前的底板去搭配09c,那是很难匹敌狂飚的。目前我估计的底劲最强的粘性外套组合,应该是tmxi搭配中国光或影,或者雨果hal搭配中国光或影。手感比较好的组合应该是弗朗西斯卡zlc搭配d09c。

另外还有一个思路,现在的粘性外套,它的特点是速度和旋转容易出来,中小力量就比较弹,所以可以考虑反手粘性外套和正手涩套。林钟勋和林昀儒,还有松平健太就是这么搭配的。因为粘性外套的底劲目前难以发挥,底板的研发还是相对落后的。樊振东alc我就打算反手中国光,正手捷沃风暴53。无论是09c还是中国光放在樊振东alc正手其实都算是够用,但底劲还是不如涩套。

总而言之,粘性外套的优势是不依赖刷油,容易打出速度和旋转,整体稳定性好,抓球确实比涩套好一些,有些涩套不好处理的球,粘性外套是更好处理的。缺点是绝对底劲比狂飙弱,而且适配粘性外套的底板还是没跟上。毕竟粘性外套也就最近一两年开始火爆,相关的底板研发是滞后的。按照目前的状况去考虑,反手粘性外套,正手涩套是适合一些底板的。

大家都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