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升级设计:耐克PG3实战测评

2019-02-03  阅读[4707]
导读:耐克PG3,就初上脚的感受来说的话,鞋面给我的整体感受就是:硬。硬质的鞋面包裹这样的设计思路,更多的目的是在于,用鞋来控制你的脚,而真正好的包裹体验,好的篮球鞋的体验感受,应该是鞋来适应你的脚部。相对而言,这双鞋可能更加适合与投手们选择,或者说是投多突少的人群选择。......
后掌缓震
这一次PG3据说是在后掌用了和PG2不同密度的Phylon材质,在我们实际体验下:诶,还真有点区别。

就纯后掌落地的感受来说,PG3明显是要比PG2软那么一些的,PG3后跟会给你一种好像有缓震材料的感觉,体验感像是弱化版的Bounce,但在一些偏极端情况下,比如说你在起跳抢板过程中,在空中发生了身体接触,然后身体在不平稳的情况下纯后掌落地时,PG3的后跟还是会有明显震脚的感觉。

气垫升级设计:Nike PG3实战测评图1

总的来说呢,PG3的后掌缓震,相比PG2而言,更多是体验感上的进步,但依旧震脚,终究是逃不掉的,PG2的后掌缓震不及格,PG3同样不及格。

前掌Zoom的使用效果
就像我们在威少2中聊到的一样,你如果中底只有一项科技来说的话,我们是必须要对你的中底科技进行研究的。而这一双PG3身上仅仅采用了前掌扇形Zoom。就我们的脚感体验,以及鞋垫下方气垫的凹槽,基本上我们能够确定一件事情:这是一块贯穿了整个中底的扇形Zoom气垫和PG2一致,在气垫的上下两端,基本上是没有额外的中底材料填充的。

对比CP11的前掌扇形Zoom,除了气垫厚度的区别外,CP11的气垫下方,有这样一层中底材料进行辅助。也就是说,虽然CP11和PG3在前掌区域是配色的配置,PG3的气垫要厚一点,但是两双鞋的前掌中底结构,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中底材料作为整体,把气垫镶嵌在其中,另一个则是直接将中底材料和气垫分离,各司其职,各自负责自己的区域。

这样的结构差距,就可以引出我们之前在PG2实战时提到的一大问题,那就是很明显的感觉到,脚底的断层感。

在这双PG3的气垫区域,同样存在着断层感。关于这个点,我们在PG2的实战测评时就有含蓄地提到过,气垫本身偏厚,而周围的中底材质过硬,导致了你的脚掌在前掌区域感受到明显的层次感。

我个人不太喜欢这种气垫的感受。我相信这一块,是你整个前掌脚底的核心发力区域,但绝对不是全部的发力点,如果覆盖了全部的发力点的话,那差不多是AJ33和威少2代那么大的区域。

穿上它就会有一个感觉,就是在核心发力区域,你会觉得很软,很Q弹,然而威少2的气垫面积减去扇形Zoom的气垫面积的其余发力区域,就感觉很突兀,尤其是气垫和Phylon过渡的地方,在核心发力区域位置的周围,就相当于球队中的第六人一样,虽然不是核心发力区域,却依旧有着仅次于先发球员的发力效果。

那么这个区域会非常的不舒服。这一层空间所面对的,是一个外底的凹槽,使不上力,所以我觉得针对前掌这个气垫的设计,并没有那么的好。

那什么样的前掌扇形Zoom 的设计是我认为的好的设计呢?

气垫升级设计:Nike PG3实战测评图2

比如像CP11,HD X这一类鞋的前掌,他们整体的构造,相当于是把Zoom气垫镶嵌在一整块中底科技里面来做协同作用,你的双脚发力核心点在对气垫施力的同时,由于中底材料贯穿了全掌,使得中底材料能够产生一致性的形变,所以在气垫边缘的这一圈位置,同样会跟随,力的施加,发生一定的连动,从而让球鞋的断层感不那么明显。而PG3这一块区域就没有上述所提到的协同作用了,各自为战,从而会产生上述提到的断层感,而且这种断层感受,是很明显的。

回过头来看这双鞋,你的前掌Zoom很舒服,你的核心区域是很舒服,但你旁边的区域不舒服,PG2和PG3身上,这样一套所谓气垫升级设计,并不合理。

当然啊,我也不否认肯定有人会喜欢这种感觉,甚至于有的人会觉得挺好的,OK,大家理性讨论,我只是发表我的个人意见。

同时我强烈的建议大家一起去体验,去对比。有的时候做一些视频什么呢,也会面临一些困扰,就是你觉得不行,别人觉得很好,这其实很正常,但还是那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支撑
这双鞋PG3他的重心是比较高的,但他在这个地方,做出了硬性设计,这是一个功能性的调整设计,整块中底外侧区域做出了重点加固,可见它的设计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同时也印证了我们三要素的其中一点,虽然外观看着像HD X的弟弟,但弟弟该硬的地方,哥哥却是很软的。

再来看它的防侧翻设计,整体的设计并不是特别的明显,有一定的加宽,但是不算明显,不过也谈不上扣分。然后另一个点就是这个鞋明显会感觉前掌重心会偏高一些。

我在这地方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所谓防侧翻的多方要素,这么多方要素,其实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这一条:重心不能高。

补一句,这就是为什么阿迪达斯最近的这些鞋子会很受大家的欢迎。像阿迪达斯Boost,Bounce这样的科技,他们都能够实现一个前掌很好的贴地,这一点是没得说的。然后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再做一个加宽的外底,前掌有Boost的话再给Boost贴片膏药加固,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对吧?

所以这双PG3,即使它外侧有做加固设计,但由于重心整体偏高,比PG2都还要高上一些,在防侧翻这块,我是不会给PG3高分的。

鞋面包裹
就初上脚的感受来说的话,鞋面给我的整体感受就是硬。不是说你脚底踩下去的那种软硬的那种硬的感觉,而是鞋面各区域,那种想要压迫你脚面的硬,尤其是前掌区域这两个片片,看起来和PG2很像的设计,但它的压迫感受,比PG2要强烈得多。

PG2的前掌片片设计是有比较大弧度的,它能根据你前掌脚型的宽窄做出一定的调节,而PG3的前掌就设计得偏死板了一些,直接把你的脚压迫在它的固定区域处,如果你想让前掌放松一些,就必须把靠近鞋头处的鞋带调松,但这样又会带来包裹感下降等问题,在我看来啊,这样做是有些得不偿失的。

总的来说,前掌的鞋面体验感受,就是硬,不太舒服,宽脚的朋友们,建议就不要考虑了。

气垫升级设计:Nike PG3实战测评图2

硬质的鞋面包裹这样的设计思路,更多的目的是在于,用鞋来控制你的脚,而真正好的包裹体验,好的篮球鞋的体验感受,应该是鞋来适应你的脚部。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说ZK4 ZK5 ZK6 ZK8这一类鞋款是神鞋,就是因为他们在做好了一定功能需求的同时,他们没有给你过多的束缚和控制,重量,鞋面材质,以及中底感受,都是这样一个恰到好处的感觉。

换句话说,就是这双鞋的适应性是比较差的。

关于适应性这个观点,大家可以回翻一下一年半以前,我们AJ32的实战测评,里面描述的非常详细。

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点,就是针对扁平足的朋友们来说,内侧这一块收拢区域会非常的卡脚,这一点需要扁平足的小伙伴们注意一下,完全不推荐扁平足的朋友选购这双球鞋。

在取消了双层内靴之后,PG3的后跟也会略有些不跟脚的现象存在,这在PG1和PG2身上可是从来没出现过的。虽然不至于说不跟脚到担心掉鞋的状态,仅仅只是后跟区域有一点点滑动,但这一点,相比前两代,绝对是一个退步的设计,而设计师好像说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减轻重量。

我就佛了,好好内靴挺舒服的,结果取消了,重点是也没有怎么减重啊,PG2和PG3上下误差10g左右。

抓地
这双PG3没有出现像威少2那样的打滑现象,就我们这几场球下来来说呢,抓地表现,我觉得是没啥大问题的。

适合人群
我觉得相对而言,这双鞋可能更加适合与投手们选择。或者说是投多突少的人群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