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出众:李宁N30二代(N30 II)实战测评

2019-09-24  阅读[538]
导读:李宁N30二代(N30 II),弹性出众,手感非常的好,保磅也十分出众,金属击球音让人畅快。唯一缺陷就是线面太滑,极易走线,且对操纵性有一定影响,在网前小球时尤甚。
刚拿上手,感觉李宁N30II羽拍略显笨重,整体有点“木”的感觉。在进行热身时,甚至感觉不到它有什么特色,就是一根高端中的普通球拍,中杆并不硬,弹性也是中等,打高远球当然是不可能会费劲的,但是明显地能感觉到,高远球的“弹道”有点不同了,较以前更为平,可能是因为灵控内锥的缘故,弯曲点上升,跟被的球拍稍有不同。网前热身时也感觉一般,可能是因为62N线太滑的缘故(但是此线我相当喜欢,后面会加以陈述),一下子无法适应。

热身完毕后,立即就投入了实战。一个回合下来,感觉N30二代在进攻方面表现乏善可陈,由于平衡点靠后,中杆并不硬,加上灵控内锥,感觉进攻的球路平缓了很多。在杀球方面,无论是重杀还是点杀,球速都不能说得上是快,且落点都较靠后。劈杀的表现尚算满意,但这应该是归功于62N球线。李宁N30二代第一次的表现,实在是有点打击我的热情。

弹性出众:李宁N30二代(N30 II)羽拍实战测评

然而我错了,之后几次使用,让我对N30II大为改观。这必须多谢我后来常遇到的一位好对手,他是一个强壮的重炮男,平时甚好杀球,他的球风就是进攻进攻进攻再进攻。在和他的比赛中,我第一次感觉到了N30II的个性——强大的防守+无与伦比的稳定。N30II羽毛球拍在防守中就如重获新生一般,之前所有的缺陷都变成了优点,笨重感突然转化成了扎实,平球路让你的回球难以轻松地被对手连续进攻,而强大的拍框稳定性确保了你的防守回球的质量,也让你反击时拥有更好的吊球落点。并不需要犀利的进攻,面对疲于进攻而消耗大量体力的对手时,一个直飞底线的杀球就足以让他们只有转头看球落地的力气。试想像一下,你手里拿着一根火红色的球拍,你的大汉对手气喘吁吁地看着你,这时,还会有人觉得,你手里拿着是一根娘拍吗?N30II做得只不过是放弃平衡的属性,而往一方面更精进了,就这样简单的改变,就足以赋予它不同于人的个性。

因此,N30II并不适合喜欢进攻的球友,而是更适合控制型打法的,对球拍手感要求较高的球友。李宁N30二代羽毛球拍为什么是这样的?以下就结合球拍科技与设计进行简单的分析。N30二代采用了新型的中杆,较N30一代更细了,但仍保持了一定的强度,这种改进增加了一定的挥拍速度,但又不会过多地影响中杆变化的稳定性,提升了防守能力。中杆并不软,但硬度也不是很高,弹性也是中等,对力量的反馈较为直接,对发力有一定的要求。中杆软化的现象在N系列上很少见,N30II也是如此,至少在使用的一个月内,中杆并没有软化的迹象。

N30II的拍框设计看似十分普通,就是简单常见的椭圆截面框,兼具破风与稳定。但实际上,经过仔细的观察,李宁还是做出了一定的改进。首先,在4点,8点的位置,拍框较其余部位都要薄。而T头附近的拍框内侧,不是一马平川,而是中间略微凸起两边倾斜的空气动力学设计。9点到3点的拍头部位则稍微加厚,配合机翼恒定系统的钛,保证拍框稳定性。高复合密度减震系统则是填充在拍框之内,这个技术不仅仅能提高手感,提高舒适度,实际上个人认为还有助于维持球线的稳定,至于事实是否如此,或许需要解剖并加以实验证明。

关于球拍T头的技术,李宁似乎没有多加宣传,但实际上N30II羽毛球拍其抗扭性确实相当出众,结合部位也并不显得十分粗大。尽管抗扭性能优异,但采用何种技术却无从得知,稍微让人失望。强大的抗扭,进一步保证了拍框的稳定。N30II的手柄是加长10mm,长柄一直是我的最爱,可能损失了一些进攻力,但会带来更好的操纵性。 由上可见,李宁N30二代的设计都是为了突出其稳定性的特色,让其能成为一支出色的控制型球拍。这样的改进当然也是有代价的,它不会有强大的进攻能力,它没有闪电般的出拍速度,他也不会让你觉得省力,但它有出色的吊球表现,网前控制细腻,强悍的防守,精准的出球。正如世界上没有万能型的球员,也不会有万能型的球拍,你需要做的,就是挑一把真正适合自己的球拍,发挥自己的风格,从中找出击败其他所有人的办法。

总结
这次评测N30II依然非常对我的胃口。但是更让我惊喜的是与拍一起送来的李宁羽毛球线,62N。此线线径极细,仅为0.62mm,弹性出众,手感非常的好,保磅也十分出众,金属击球音让人畅快。唯一缺陷就是线面太滑,极易走线,且对操纵性有一定影响,在网前小球时尤甚。尚不知此线实际售价是多少,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个人对此线是相当喜欢的,如无意外,此后主打球线可能就会更换为此线。至于耐打性,如此细的线径,自然不会好。

至于前文我所说球拍的三大重要属性,肯定有人不会同意,或许速度,硬中杆,头重才是更为重要,对此我想说的是,没错,每个人可能感受都不同,但稳定性不仅仅是科技的问题,更多的是质量上的问题,只有质量好的球拍,才能谈论稳定性,一个拍面配重都不平衡的球拍,无论其余属性有多好,在质量上来说,它已经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