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rdan Play In These室内外实战测评

2018-11-18  阅读[235]
导读:Jordan Play In These,上脚后看上去还有点LBJ史节的错觉,从性能上来看,此鞋刹车性能极佳;防守时后撤步等脚步移动都比较灵活没有任何阻碍和拖泥带水的感觉。投篮时鞋底软硬适中,目前感觉稳定;但鞋面感觉很硬,特别是前掌脚端这里,可能是加厚了层漆皮,想既美观又起保护作用,但实际上则是感觉鞋面不贴脚。......
(1)室内球馆的2小时的半场。4v4。球友互相都认识,也比较熟悉,所以对抗程度一般,但打得还是比较认真的。

网上一直说这鞋和CP以及MELO 7很像。MELO 7我没有,我倒是买过一双CP2。我们先比较一下CP系列与这双鞋的一些粗略的区别吧。从鞋型来看确实有点相似,都是4/3高的鞋帮,中规中矩且宽宽的鞋身。鞋底都有PODULON块儿,(CP2没有,CP3是前掌后掌都有,而PLAY IN THESE只有前掌有)。在室内穿PLAY IN THESE的时候,那个人字纹大底的优势体现无疑啊~~(那个室内球场场地上都是灰,地板都是灰的话,这个摩擦力大家懂的),再加上PODULON——那时,有一球别人传了我个身后球给进攻队员,我本能想去补防,脚一踩地板,鞋是刹住了,但因为很久没打球,脚踝使不上力,轻微地扭了下,还好不是低帮球鞋,这个刹地性能的确是不错。自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这鞋用在变向上,肯定不错。

Jordan Play In These室内外实战测评图1

再说Air Sole气垫。说实话,不知道是我冬天瘦了还是什么的,我没有感觉到气垫给我的柔软感。按按那个开仓式的气垫,还真得挺硬,可能是主观感受吧。说到开仓式,不能不提一下这个鞋的鞋底。在鞋底后掌处,也有一层膜,或许网上也能搜到图片,对此鞋感兴趣的童鞋或许已经在专柜上看到后唉声叹气了吧。

老美可能是想炫耀下自己的气垫,这种所谓全新的鞋底设计,在外观上,是亮点,在实际生活中就杯具了,但殊不知在我朝室外球场居多啊。

因为我打室内的比较多,所以也无所谓。但我个人认为这一设计很有可能直接扼杀了此鞋在我朝的销路。

或者,也许,我可以另外做个试验,从下周起每周三次都艹室外球场,看看多久能磨损到鞋底那层膜。

(2)水泥地球场1小时。自己一个人拿了球过去投投篮,活动活动筋骨,练练突破变相等动作,没有对抗。顺便也是想熟悉下球感与新球鞋。

Jordan Play In These室内外实战测评图2

第一次实战之后,对此鞋总体印象就是刹地性能极佳,但脚感偏硬。于是之后我特地挑了一个明媚的午后,在无人对抗的情况下做了各种技术动作体验一下球鞋。投篮——鞋身不窄,鞋底硬度适中,所以感觉跳投时脚很稳定。急停+变向——不多说了。但补充一点,许多人喜欢低帮球鞋是因为变向速度更快。毋庸置疑,但我个人还是喜欢稍微有点鞋帮的,个人爱好。上篮——无特别感觉。

(3)水泥地球场3小时。4v4。那天天气那个叫爽朗啊, 心情也放空,直接抱了个篮球去篮球公园操鞋去了。对抗程度激烈,以至于那天晚上累得很早就去睡觉了。

这次叫打得爽啊,这鞋的刹地性能在我杀得兴起之时非常合脚,真的是随心所欲变向急停等。但随着第三次征战,问题也随着出来了。我依旧感觉鞋面很硬,鞋面已经有褶皱了,但依然感觉很硬(鞋底硬度还行,中规中矩),特别是鞋头这里。很有可能是鞋头加了层漆皮,变厚了。你可以想象一下穿着一双登山鞋的感觉对,因为鞋面硬,即使再怎么勒紧鞋带,前脚掌在鞋子里会依旧会有所移动,打得时间一久,就出水泡了。再穿一个月不知道会不会好一点。

另外个就是我比较担心的磨损状况。因为即使是PODULON块儿,但去锉刀般的水泥地的话,神马都是浮云了。磨损程度不多说,大家心里自己斟酌。我觉得这种磨损我还是能接受的,因为毕竟鞋底本身都是那么多的人字纹放在那里~

而在鞋帮内侧顶端鞋扣那里的漆皮有少许磨损——很奇怪,无论低帮高帮,我每双球鞋那里都有磨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

总而言之,看上去有点像MELO7或者CP系列,上脚后看上去还有点LBJ史节的错觉,从性能上来看,此鞋刹车性能极佳;防守时后撤步等脚步移动都比较灵活没有任何阻碍和拖泥带水的感觉;投篮时鞋底软硬适中,目前感觉稳定(可能新鞋阶段);但鞋面感觉很硬,特别是前掌脚端这里,可能是加厚了层漆皮,想既美观又起保护作用,但实际上则是感觉鞋面不贴脚(也有可能是新鞋,或者我脚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