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说,跑鞋和篮球鞋在功能性的侧重点上,是有很大出入的。但我们却偶尔能看到一些追求速度的球员,会穿着跑鞋在赛场上打球,可能在他们的眼中,速度,远比保护来得重要。其实,我是钟爱跑鞋的人,日常生活穿功能性跑鞋和复古跑鞋的时候非常多,Air Max 90也是在下非常中意的款式。因此,在Zoom MVP X这款鞋刚一出现的时候,就给予了很大的关注。现在终于能亲身体验一下,实在是有些迫不及待地要和朋友们分享测评后的感受了。
整款鞋在外观设计上有很明显的Air Max 90的痕迹,尤其是鞋带系统的“挡泥板”,更是Air Max 90的标志性结构。纹皮和粒皮的结合,尽管不怎么奢华,但还是比较舒适实用的。
这款鞋刚一上脚有两个明显不好的感觉,首先是鞋前部的感觉非常紧,其次是后跟跟腱的部分有磨脚的感觉。当然除了这点瑕疵之外,Zoom MVP X总体的舒适性还是可圈可点的,尤其是透气网眼材料的内靴,包裹性和舒适度都还不错。同时这款鞋也应用了NIKE轻量化鞋底的特别设计,鞋底上印有“nike optimal motion midsole architecture”的字样,就是这一点的最佳注解。
说到外底,其实还是有些让人失望,最主要当然是抓地性的不足。从大底花纹的设计来看传统的人字水波纹结合横纵向的折曲凹槽,应该是比较传统的设计,那抓地性不好的原因可能就是出现在橡胶材料的选择上。刚提到的折曲凹槽同样是大底上为人诟病的部分,应该说,Zoom MVP X本身倾向跑鞋的设计,还是赋予了折曲凹槽更多的功能性意义,比如前掌的横向凹槽和中段到后掌的半月形凹槽。不过,可惜的是,它们的实际功能表现并没有那么出色。针对扭转助力的帮助微乎其微,加上整款鞋大底都比较平,因此足弓支撑也有些不足。
往上看中底部分就能让人满意很多了,虽然后跟中底没有配备什么减震科技,但Phylon材料还是能顶上一阵的,后跟的减震缓冲能力值得肯定。另外,前掌部分针对快速性选手所准备的Zoom Air单元,无疑是本作的一个亮点。出色的减震能力和高效的反应性,都给善于奔跑的球员很大帮助。
中底外部的两处设计也十分有必要提及。首先是后跟部分翘起的设计,这是典型的跑鞋设计,旨在让奔跑中脚部的形变更为流畅;第二是内外两侧都有的弦外支撑,是增加稳定性方面,不可忽视的功臣。
尽管Zoom MVP X的后跟衬托面积很大,但过于低矮的鞋帮还是让脚踝保护性难遂人愿。加上扭转能力的不足和中段支撑的缺失,让你每一次突破和起跳的发力都战战兢兢。
适合场地:橡胶场地 水泥场地
适合位置:后卫
关键科技:前掌Zoom Air减震单元,轻质中底理念
优点:总体性能的出色表现和中端的价格,形成较高的性价比;半内靴的设计带来良好的前掌包裹和支撑性,加上鞋面部分有特别的支撑设计,让鞋子的稳定性更上一层楼。鞋款的减震和启动助力都是一流的,尤其是后跟部分的特殊设计,凸显速度的重要性,更让跑动时的脚部形变更为流畅。特别在两侧中底加上的支撑,大大提高鞋款的整体稳定性,相对较轻的重量。
缺点:大底的抓地能力不能让人满意;脚踝保护也相当值得担忧,不仅后跟承托支撑力不足,而且扭转助力方面也有待加强。
购买建议:作为纳什代言的中端鞋款的代表,Zoom MVP X近期在实战主义者和中产阶级中受关注的程度还是相当高的。这款鞋是针对速度型和跑位投手型的后卫所设计,因此有许多针对轻量和高速的设计,但也势必要损失一部分保护性。总体说来,只要是你的球风比较吻合,这款鞋还是性价比相当之高的选择,但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会给你带来意外的伤害。所以请大家在选择鞋款时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最后,有一点补充,这款鞋的尺码略略偏小,但我个人又感觉可能是自己较胖的问题,所以,希望大家选购时一定要试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