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重于进攻:浅谈乒乓比赛中进攻技术两个指导原则

2019-12-17  阅读[64]
导读:以撞击为主,具体到比赛实战中,可以这么理解:进攻时为了确保击球的威胁性,以“撞击”为主,而“摩擦”作为辅助手段在击球瞬间进行细微的调节;而当你不具备进攻的条件时,这个时候就要采取过度技术或转为防守技术,那么可以适当增加摩擦的调节作用。......
一般来说,对于业余比赛而言,水平较低的比赛往往求稳,过渡性技术用得较多,比如搓球,而进攻技术所占比例不高;水平较高的比赛中进攻技术运用较多,或说攻防转换更多。

但是,大家也许会发现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主动进攻一方不一定能赢球,被动防守一方不一定会输球。

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对于业余比赛来说,“防守”重于“进攻”?

其实不然,按说现在乒乓球比赛应该追求主动上手,主动进攻。之所以主动进攻不赢球,其真实原因是进攻方的击球质量不高,无法给防守方施加足够的压力。

一,发力以“向前”为主
我们在击球时发力方向大体有向上,向前,向下。

比如进攻下旋来球,我们会适当增加“向上”的发力,再比如扣杀高球,我们会增加“向下”的发力等等。

防守重于进攻:浅谈乒乓比赛中进攻技术两个指导原则图1

但是,有一条原则必须牢记:发力方向必须以“向前”为主。

你只有牢牢坚持这条原则,你的击球才能更顶,你的击球质量才能做到更高,你的进攻才能更有威胁。

比如业余比赛中最常见的拉高吊弧圈球,弧线过高,球速过慢,在水平较低的比赛中还管用,但是在高水平比赛中无异于“送死”。

如何理解这个“以向前为主”呢?

我个人建议采取量化的办法,即:击球时确保80%的力量是向前,其余20%的力量根据来球速度,旋转,落点等用来调整向上或向下。

二,以“撞击”为主
乒乓球运动中,“摩擦”和“撞击”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小日本发明弧圈球之初,其讨论就有之,现在依然是大家热衷于讨论的话题,估计今后还会一直讨论下去。

我个人觉得现在有一种误解或是一种误导,即把“摩擦”和“撞击”分开来当成两个对立的东西。

比如教科书或者教练在谈及前冲弧圈球和加转弧圈球时,往往是这样说:前冲弧圈球,撞击为主;加转弧圈球,摩擦为主。

本来这个说法也没太大问题,但是很多人就会片面地把“摩擦”和“撞击”分开来理解,更有甚者把两者作为对立面来理解。

防守重于进攻:浅谈乒乓比赛中进攻技术两个指导原则图2

实际上,“撞击”和“摩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撞击”同样可以产生“摩擦”。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这样说你可能更好理解:纯正的“撞击”是你的拍面击球时“垂直于”来球方向,但是大多数时候击球你的拍面并不完全垂直于来球方向,这样一来只要这个夹角不是90度,那么你这个时候击球就不是纯正的撞击,而是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并且随着你挥拍的速度越大,或说你“撞击”球的力量越大,这个随之产生的“摩擦”也会越大。

当然,以上所说的还不是我这说“以撞击为主”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是现在随着乒乓球器材的改革,如球变大,无机胶水的使用等等,对于运动员的击球质量要求更高了,即击球要更“顶”,球速要更快,旋转要更强,而这些如果缺少“撞击”的保证,几乎无异于天方夜谭。

在这个基础上,又引发了一个话题:外弧和内弧。限于篇幅,我这就不说了,下次有机会再谈谈自己的看法。

以撞击为主,具体到比赛实战中,可以这么理解:进攻时为了确保击球的威胁性,以“撞击”为主,而“摩擦”作为辅助手段在击球瞬间进行细微的调节;而当你不具备进攻的条件时,比如步伐没到位,击球位置不合适时,这个时候就要采取过度技术或转为防守技术,那么可以适当增加摩擦的调节作用,注意的是不要完全被动的去碰,蹭,而是要结合落点适当“撞击”发力打乱对手进攻的节奏,否则你的回球又高,又慢,照样是去“送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