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动作要领
1.站位与准备
单打:站在发球区靠近中线的位置,身体侧对球网,左脚在前(右手持拍者),右脚在后,膝盖微屈,重心稍向前倾。
双打:站位可更靠近前发球线,但需确保不踩线或越区。
2.握拍与引拍
握拍:采用正手握拍(拇指顶在拍柄宽面),或反手握拍(拇指斜贴在拍柄侧棱),根据发球方向调整。
引拍:手臂自然下垂,拍头向后引至身体后方,手腕放松微屈。
3.击球动作
(1)拍面角度:击球时拍面需斜向对角方向(约45度),通过手腕和手指的微调控制球的落点。
(2)发力方式
正手发对角:以肘部为轴,小臂快速前摆,手腕内旋发力,用拍面轻切球托底部,使球呈弧线飞向对方对角前场。
反手发对角:手臂内旋,手腕外展,拍面从下向上切削球托,动作更隐蔽,适合双打偷袭。
4.击球点:球应落在拍面甜区,高度约与腰部齐平,避免过高或过低。
5.随挥动作:击球后手臂继续向前挥动,自然收拍至身体前方,保持身体平衡。
二、关键技巧
1.控制落点
(1)目标区域为对方发球线与边线交界的对角区域,距离边线约30-50厘米,避免出界或下网。
(2)可通过调整拍面角度和发力大小微调落点:拍面越斜,发力越轻,球越贴近网口。反之则落点更深。
2.隐蔽性
(1)引拍时动作尽量一致,避免让对手提前判断发球方向。
(2)反手发球时,可利用身体遮挡拍面,增加迷惑性。
3.节奏变化
(1)混合使用发对角和发直线,打乱对手节奏。
(2)双打中可突然发对角偷后场,但需确保动作隐蔽且落点精准。
4.练习方法
(1)定点练习:在发球线后反复练习发对角,用标志物(如水瓶)标记目标区域。
(2)结合步法:发球后快速回位,准备接对方回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