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系列最新章:川崎大师900深度测评

2021-01-22  阅读[719]
导读:川崎大师900,是一支后场进攻最具有压迫性的球拍。从后场特点角度来讲,出球清脆硬朗,吊球包裹手感扎实,杀球的重心回收不会很吃力,建议搭配弹性较好的线。中前半场因为拍框方面一定的厚度和破风波浪式风格结合,体现了借力重杀和降低风阻的相辅相成。......
挥速
先来测一下空挥的感觉。大师900的拍框为破风框型,平衡点靠前,挥速对比常见的nr900有明显头重感,对于各位球友的力量还是有一定的要求,好在设计师在破风框上做了文章,波浪式破风框,框体偏厚,既有平衡点靠前借助挥重发力的优势,又有降低风阻的畅快柔和。

整体来讲,很像一支加了破风框的VT系列球拍,或者就是破风框的ZF2,对于这个挥速,更多的适合防守反击控制节奏喜欢借助球拍挥重发力偏向单打的球友,当然如果发力好水平高单双皆宜,毕竟七分技术三分球拍。

大师系列最新章:川崎大师900球拍深度测评图1

下压
上文已经提到过,大师900的挥重类似于尤尼克斯ZF2,不过结合破风框的设计,会使得驾驭起来稍微轻松一点。后场的下压是这支球拍最大的优点之一—稳重。不论吊球滑板还是杀球,即使是比较弹的VBS66n线,也没有飘忽不定的击球感,中杆较硬且包裹反馈扎实,尤其是杀球时有明显的稳重感,对比nr900这类杀球偏快速的球拍,大师900的杀球更具有“重”杀的压迫,对喜欢借助挥重且力量较好的球友来说非常友好。

在打法方面还是前文提到的,结合下压的特点,适合追求控球节奏突击进攻追求落点的选手,手腕力量好的话精准点杀事半功倍。想想球拍的名字——大师系列,林丹的拉吊突击头顶禁飞,不正是控球大师的风范。

平抽
从主动被动方面来讲,主动发力平抽的确需要更多的蓄力或者说短距离发力需要更强的爆发,在被动防守方面,如果已经做好了防守准备且防守能力不错,大师900硬中杆带给你的反馈还是很扎实迅速的,像一位会借力打力的太极大师,刚柔并济。

大师系列最新章:川崎大师900球拍深度测评图2

控球
控球的手感是这支球拍的另一大优点,中杆的硬弹带来干脆清爽的反馈,业余中级以上的选手可以体验,控球多数体现在拉吊能力和网前的细腻程度。

前文已提到,大师900的借力非常舒适,当然如果你的主动发力能力更优,拉吊控球会更加轻松。网前小球手感不俗,拍框大小正常,80孔+较宽的甜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容错率。中杆和拍框虽硬但具有一定的韧弹借力反馈,小球不需要过多的主动发力,细腻在手指即可轻松控制。仿佛一个带有微弹性的墙体在网口,稳重卸力且顺势轻弹。

防守
结合控球方面的手感,这支球拍的防守特点更适合单打技术中多用的挡远网或近网——取决于你的水平习惯甚至是针对对手做出的改变。相比典型双打中的抽球回顶后场等常见的防守技术,大师900的脾气性格显得比较老道,它并不喜欢你杀来多大力就回弹多大力,更偏向于挡直线分对角网前球来控制落点。

一切技术的施展还是在于使用者的发挥水平,对于手腕手指力量控制很好的人,这支球拍的防守反馈效果相当不错,业余中许多发力不正确的人多数依赖胳膊的转角来挥拍而不是用手指手腕的寸劲还有身体的惯性。还是那句话,如果你的发力很好,单双防守皆在掌控中。

大师系列最新章:川崎大师900球拍深度测评图3

手感
在相同挥重和进攻系列的球拍中手感还是不错的,毕竟提高了某一方面的性能就要牺牲某一方面,就像材料的韧性和强度不能同时兼顾一个道理。以我个人的经验,大多数体格强壮的人可以更快适应微震手的拍子,并同时发挥进攻的优势。

对比
因为球拍是偏控制的头重拍,所以我们就以尤尼克斯最经典的控制拍弓11来对比。它的中杆比弓箭11更硬,反馈迅速。那么同时作为一款头重拍,那么我们再对比一下ZF2。它相比ZF2风阻更低,因此可看做轻量化ZF2,中杆硬度不相上下弯折点可能更靠后。

总结
这支川崎大师900,是一支后场进攻最具有压迫性的球拍。从后场特点角度来讲,出球清脆硬朗,吊球包裹手感扎实,杀球的重心回收不会很吃力,建议搭配弹性较好的线。中前半场因为拍框方面一定的厚度和破风波浪式风格结合,体现了借力重杀和降低风阻的相辅相成。所以,想要头重,90K不够,ZF2太多,那么川崎大师900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