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架拍时大臂与小臂之间角度一般在90-135度之间,不同情况下的最佳角度有所差异。
正手高远球
(1)角度范围:大臂与小臂夹角一般在110-135度之间。
(2)角度解析:较大的夹角能提供更长的力臂,使击球时可以利用身体的转动和手臂的伸展产生更大的挥拍力量,从而将球击得又高又远。例如,当准备击打一个高远球时,手臂充分展开,大臂与小臂几乎接近一条直线(约135度),这样在挥拍过程中,能借助身体转动的惯性,将力量从腿部,腰部传递到手臂,最终作用到球拍上。如果夹角过小,比如90度,力臂变短,发力会受到限制,难以打出高质量的高远球。
正手平抽球
(1)角度范围:大臂与小臂夹角一般在90-110度左右。
(2)角度解析:平抽球强调速度和突然性,需要快速地挥拍击球。相对较小的夹角可以使手臂更加紧凑,挥拍动作更加迅速。以双打比赛中的平抽快挡为例,球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出反应并完成击球动作,此时手臂保持90-110度的夹角,能够减少挥拍轨迹的长度,提高击球速度。若夹角过大,挥拍速度会变慢,容易被对手抓住机会进行反击。
反手击球
(1)角度范围:大臂与小臂夹角大致在90-120度。
(2)角度解析:反手击球时,由于身体姿势和发力方式的限制,手臂需要保持一定的弯曲来更好地发力。例如,在反手击打后场高球时,手臂弯曲使大臂与小臂成90-120度的夹角,可以通过转体,手臂内旋等动作将力量传递到球拍上。如果手臂完全伸直(夹角接近180度),发力会变得困难,而且难以控制球的方向和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