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打接发球站位
1.常规站位(中前场站位)
(1)位置:单打发球线后约0.5-1米,中线偏左或偏右(根据发球方站位调整)。
(2)特点:兼顾前后场,既能快速处理网前小球,又能应对平高球或偷后场球。
(3)适用场景:对手发球无明显规律时,保持平衡站位。
2.前压站位(压网抢攻)
(1)位置:贴近发球线(甚至踩线),身体前倾,重心前移。
(2)特点:以抢网前高点为目标,通过搓放,推扑等技术直接得分或迫使对手起高球。
(3)适用场景:对手发球质量不高或习惯发网前小球时。
3.后撤站位(防偷后场)
(1)位置:退至中后场,双脚前后开立,重心偏后。
(2)特点:优先防范对手偷袭后场高球,确保有足够时间启动和击球。
(3)适用场景:对手发球动作隐蔽或习惯发平高球,偷后场时。
二、双打接发球站位
1.标准双打站位(前后站位)
(1)位置
前场球员:发球线附近,双脚前后开立,重心前倾,球拍举至身前。
后场球员:中后场区域,双脚平行或前后开立,准备应对高球或平抽球。
(2)特点:前场球员负责抢网,后场球员提供防守和进攻支持,分工明确。
(3)适用场景:双打比赛中常规接发球,尤其适合对手发球质量一般时。
2.双压网前站位(双前场)
(1)位置:两名球员均站在发球线附近,形成前后重叠或平行站位。
(2)特点:通过双压网前迫使对手起高球,为后场进攻创造机会。
(3)适用场景:对手发球质量差或我方网前技术占优时。
3.双后场站位(双后场)
(1)位置:两名球员均退至中后场,形成平行站位。
(2)特点:优先防范对手偷袭后场,适合应对对手发平高球或偷后场球。
(3)适用场景:对手发球动作隐蔽或我方网前技术较弱时。
4.左右交叉站位(非常规站位)
(1)位置:前场球员偏左,后场球员偏右,形成交叉站位。
(2)特点:通过站位变化打乱对手预判,增加接发球多样性。
(3)适用场景:对手发球习惯单一或我方需要变化节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