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后场后退步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交叉步后退
(1)特点
移动范围大,适合处理底线边线附近的来球。
步法连贯性强,通过交叉步调整身体位置,便于击球后快速回中。
(2)动作要领
判断来球后,右脚蹬地,迅速向右后撤一小步,同时上体右转,左肩对网。
左脚从右脚后面交叉移动,后撤一步(或用并步靠近右脚)。
右脚再向后方移至来球位置,右脚着地后迅速向上蹬,使击球点增高。
在空中跳转,同时左脚向身后伸出,完成击球后快速回中。
(3)适用场景
对方击出高远球或平高球至底线边线附近时。
需要较大范围移动时。
2.并步后退
(1)特点
移动速度快,适合正手位底线击球。
步法简洁,便于快速调整击球姿势。
(2)动作要领
面对来球,迅速将重心移至右脚,右脚用力蹬地,向右转体。
右脚一着地,左脚迅速经右脚外侧垫上一步,然后右脚向来球方向再跨一大步。
右臂向右后侧引拍击球,击球后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前掌内侧蹬地返回球场中心位置。
(3)适用场景
对方击出正手位底线高远球或平高球时。
需要快速移动并击球时。
3.腾跳后退步法(中国跳)
(1)特点
进攻性强,适合底线正手位主动进攻。
移动速度快,突然性强,能够通过动作一致性欺骗对手。
(2)动作要领
由准备姿势开始,右脚向后侧退一步转体,重心移至右脚,身体侧对球网。
右脚向后腾跳,依据来球与自己当前所在位置决定腾跳距离。
跳起后在空中完成击球动作,同时身体扭正。
落地后左腿尽量向后蹬控制住身体的惯性,迅速回到场地中心位置。
(3)适用场景
主动进攻时,尤其是需要快速击球或制造杀球机会时。
对方击出平高球或半场球时。
4.头顶后退步法
(1)特点
处理头顶区来球,适合对方击出反手位高远球或平高球时。
步法灵活,可通过并步或交叉步调整位置。
(2)动作要领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髋关节及上体在快速向右后方转动的同时,右脚向右后蹬转后撤一步。
左脚即刻用并步靠近右脚,紧接着右脚再向左后场退一步,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跟进一小步,成为上体后仰侧面对网的姿势。
此时可以做原地或起跳头顶击球。
(3)适用场景
对方击出反手位高远球或平高球时。
需要快速调整至头顶区击球时。
5.马来步(反手区后退步法)
(1)特点
处理反手区来球,适合对方击出反手位平高球或杀球时。
步法快速,能够快速调整至反手区击球。
(2)动作要领
起动后,以左脚前掌为轴,右脚向左后方蹬转使身体转向左后方。
右脚经左脚向左后场跨出一步,重心移到右脚,成背对球网姿势。
移动过程中,由正手握拍法换成反手握拍法,右脚跨步着地时发力反手击球。
(3)适用场景
对方击出反手位平高球或杀球时。
需要快速调整至反手区击球时。
6.垫步后退
(1)特点
步法简单,适合初学者或需要快速调整位置时。
移动灵活,能够快速启动并调整步法。
(2)动作要领
网前放网后,左脚向后蹬跳,用垫步向后回动。
侧身向后并步,再接中国跳,完成击球后快速回中。
(3)适用场景
初学者练习后场后退步法时。
需要快速调整位置并击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