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影500定位与锋影800相似:快弹,低风阻,出手快,追求速度打法的消费者。握在手里重心在拍头三通向下位,纯正的速度拍,轻快感十足。若不是追求轻快的男孩子,不建议上4U,上了4UG6真好摸鱼,但男孩子总要硬朗点。拍框采用自研配方的内发泡工艺,框型回归了传统低风阻截面,大力击球时拍面反馈:稳定,吸震,清晰比热风吹压的风刃600/500更舒适,击球有一定的包球感,工厂理念在升级。
锋影500标磅29lbs,刚踏过28lbs大众心理临界点。网上打球的都在28lbs起,愿意发声不一定代表多数,在实体店穿线中24-26lbs占绝大多数,锋影500拍框强度足够大部分消费者使用。新李宁不再盲目追求超高刚性,让拍面更像手掌,有弹性,有包球感。中端以上少做“钢板”和“铁锤”,有限的技能点在适合的范围才能让体验更佳。
首线N68-28lbs,李宁超硬的快弹线,硬感超80。首次打恰逢雨天+倒春寒,不是很容易热开身,感觉线床和拍面组成的打感很硬,甚至超过了雷霆80和N65的组合,拍面出球干脆,但依然能感到中杆的形变幅度比锋影800更大,大概打二十分钟后,习惯了球拍的节奏和发力点,高远球找到击球点用手臂一送无压力到后场,但是弧度比较平,需控制好力量,大幅度甩大臂容易出界,弹性很好,超JS08。第三天回暖了再体验,上手很快就摸到它的重点。
锋影500属于速度类的球拍,做为双打拍是比较好的选择。全场位打感流畅,中半场平抽出球顺滑舒服,搭配N68线打感属于适中偏点硬。球在拍面停留时间略短,手臂反馈比较清晰,稍微加大力度能感觉到拍框压缩再快速回射,拍框反馈在中端中属于较敏捷类。
由于碳素级别不及锋影800,所以需要控制好力量,接杀时候控制不好弹出界,反馈时间和回弹清晰感比JS08好半级。飞行轨迹的和落点深度的把控不如锋影800,但是锋影500不太挑状态,即使状态不好也能很好协助你抵抗对方的压制,状态不好打硬杆,更易消耗精力和体力。
锋影500暴力杀球表现一般,但有其他更好的进攻手段。杀球下压感到中杆有明显形变,拍框停球时间短,杀出去的球较深,过网后速度衰减比想象中要少,但下压弧度略平缓。大力击球那一刻拍面的厚实感和反馈比100ti好太多。锋影500出手快,主动下压可控制好节奏和方向,连续下压,打追身和落地的比较适合他。我喜欢在后场拿锋影500连续下压给或快速拉对手的开空挡,让对方陷入我的节奏中,逐步给网前搭档创造更多抓对方的机会。毕竟一把平衡点293mm的速度球拍,很难给出二姐夫那种杀气。
优势在平抽和弹性。锋影500中半场体验很流畅,弹性非常足够,上手后很快找到对应的快乐。在网前我比较喜欢快速推压中后场,依靠锋影500较快的出手速度和弹性,逼迫对方起球不到位。拿大力抽或挑后场,拍面朝下突然抽起击球的那一刻,包裹感是最强的,有一种掌控全局落点的感觉。拍面甜区属于中等,与锋影800面积一致,实战中拍框的硬度比锋影800软一些,整体容错率略高。快,弹,不硬等多因素综合,可以协助反手动作更好地把球会击对方后场深部。暴力扣杀不是它的最优体验,快速出手+流畅回弹才是锋影500正确的打开模式。
总结
(1)流畅+快弹的速度拍,在中端有较强的竞争力。
(2)在速度球拍中端中多方面均衡,没有明显短版,发力击打的流畅体验非常好。
(3)没有糖水拍那种较长的滞球感和中杆后摇形变,打感爽朗又有点清晰。
(4)搭配球线建议搭配硬线,获得更好的主动压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