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测评:Nike Mercurial Veloce II AG深度解码

2019-09-13  阅读[184]
导读:同年份、同价位的速度型球鞋中耐克Mercurial Veloce II是性价比最高的。虽然仍有些美中不足,但发力干脆的鞋面、抓地效果显著的大底都是它在功能性上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重点。
独一无二的专属刺绣:
这双鞋必须秀一下我的刺绣,既然“颠球不过三”已经成为我的代号,那不如就把它沿用下去,另外在微博上征集了一个很押韵的“射门不进框”,我个人估计是没人敢像我这样往鞋上绣这个了。

尺码不偏 鞋型不瘦:
我平时穿人造面料的球鞋都是45.5码(JP295),因为脚宽,担心纤瘦的刺客会挤脚所以买大了半码,也就是说这双鞋是46码(JP300)的。一穿进去的时候,好家伙。居然这么宽。所以球鞋整体算是偏大了一点点。虽然穿起来不会晃来晃去,但是仍旧满足不了我对球鞋那种紧致包裹感的要求,所以在选购这款鞋时,如果你和我一样需要紧致的包裹感,那就按你平时穿着的尺码即可,前提是你的脚不是宽得过分的那种。顺便说一句,谁TM再说我屠龙脚我跟谁急。哥能穿刺客。刺客啊。。。

后跟舒适却存隐患:
后跟包裹很不错,相当地舒服。只是后跟包裹罩杯有些低,在跑动的时候还是觉得缺了那么点安全感。不过这或许是我体重大的原因。

上佳的鞋面柔软度:
鞋面很软,真的很软。不过前提是你不要手贱拿来跟顶级去比,不过无论专柜还是网络上跟顶级款700元的差价,想想心理就会平衡很多了。至于有多软?大家看动图吧。

球鞋测评:Nike Mercurial Veloce II AG深度解码

短传:
有时候皮面软不代表触感就好,因为内置的“骨架”支撑,球鞋的鞋型基本不会出现垮塌,在这种情况下,球鞋,脚和球会保持一个接近固定的接触面,而这在下地的第一场比赛中非常明显,对于穿惯了真皮球鞋的我经常找不到合适的触球点,总是觉得有隔阂。不过在下地三场以后这个情况基本不存在了,但和真皮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停球:
还是源于整体触感的原因,停球的时候也感觉不够真实,需要一些时间适应,但是更多的还是和基本功有关,我的基本功嘛……今天天气不错。

带球:
带球比起真皮球鞋来说还是略欠触感,但总体上都能够摸清楚球路,中等水平吧。

射门:
有不足的,但也会有优势的,那就是发力奇爽无比。之前穿过发力最好的球鞋是彪马evoPOWER(在这里感谢某富二代买大了,我有得穿了。),这双鞋和evoPOWER比起来是不相上下,干脆有力的感觉正是我的菜,正好可以弥补有时候需要小腿发力但小腿力量却不尽如人意的问题(看懂图时请忽略我的手。)。

高配置大底仍存缺陷:
虽然Veloce II只是次顶级,但是耐克也给它配备了轻量化的尼龙大底。但是我个人感觉搭配无中底设计虽然重量减轻了,但是整体偏软,对于我这种大体重用户来说在急停和变向的时候显得抗扭转的能力不足,有时候站不稳还容易崴到。而且在跑久了以后足弓还会有些酸胀。

完爆同价位球鞋的鞋身重量:
球鞋是真的轻啊。像我这种体能只有20分钟的人一穿上它可以撑上半个小时了。纵观目前市面上同年份推出的球鞋在这个价位上还真没有比它轻的。

被大底拖累的鞋钉:
之所以选择AG版本我想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原因——为了适应人造草场地。但是穿上脚之后才体会到刺客AG的不同——为了便于启动,刺客的AG鞋钉相比别的款式会长一些。鞋钉的抓地力很强劲,但无中底的设计和偏薄的大底让这个鞋钉给我的反馈很明显,甚至在跑动中就能明显感觉鞋钉扎着你的脚底,这一点让我很不舒服。不过话说回来,这一切的前提貌似是因为我太胖。

更换鞋垫是必须的:
鞋垫太薄,防滑几乎没有,所以我换了个勇士(2015年开始改为新百伦)Gambler的鞋垫。缓震好不说,防滑颗粒还非常有效果。只可惜这个鞋垫木有单卖,大家要买接近的鞋垫可以去找找安德玛的4D-Foam,效果同样出色。

总结:
在我看来,同年份,同价位的速度型球鞋中Mercurial Veloce II是性价比最高的。虽然仍有些美中不足,但发力干脆的鞋面,抓地效果显著的大底都是它在功能性上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重点。当然,还有和顶级款同样轻质的鞋身。而在脚型兼容度上,我这种偏宽的2E脚型都能够完美驾驭,还怕大多数人穿不了吗?所以,各位边路球员或喜欢大力爆射的兄弟放心地买吧。它不会让你失望。但是,像我一样大体重的兄弟我个人建议你们还是绕道,毕竟它在大底硬度上明显的劣势足以增加我们受伤的几率,买球鞋真正的目的是让球鞋成为对我们有帮助的附属品,而不是我们成为球鞋的奴隶。

大家都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