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泳的水下动作主要包括腿部动作和手臂动作,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呼吸动作。
腿部动作
仰泳的腿部动作与自由泳(爬泳)的腿部动作相似,主要是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和产生一定推进力的作用。
(1)动作描述:两条腿靠拢并且上下交替着打腿,膝部可以稍微弯曲但是注意一定不能露出水面。踝关节放松,由大腿发力带动小腿和脚做上下鞭状打水动作。向上打腿(上踢)是产生推进力的主要部分,必须用较大的力量来完成。当大腿向上到一定的高度时,结束向上移动转为下压,小腿和脚继续上移直至膝关节伸直形成鞭状打水动作。向下打腿(下压)由大腿带动小腿直腿完成,下压到一定深度后,大腿停止下压,并转入向上打腿过程。
(2)动作节奏:通常与手臂划水动作相配合,形成一定的节奏。在常见的6:2:1配合中,即手臂划水2次,腿配合打水6次,呼吸1次。
手臂动作
仰泳的手臂动作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力量,分为入水,抱水,划水,出水和空中移臂五个部分。
(1)入水:伸展手臂的水中定位动作,手臂伸直,掌心朝外,小拇指领先入水,手掌与前臂夹角为150-160度,入水点在肩的延长线上或在身体中线与肩延长线之间,整个手臂入水的顺序为上臂,前臂,手。
(2)抱水:臂入水后要利用移臂时所产生的动量积极下滑到一定的深度,手掌向下,向侧移动,通过伸肩,屈肘,上臂内旋和屈腕的动作,配合身体的滚动,使手掌和前臂对准水并有压力的感觉。当完成抱水动作时,肘部微屈约成150度左右,手掌据水面约30-40厘米,肩保持较高的位置。
(3)划水:包括拉水和推水两个阶段。拉水是在臂前伸抱水的基础上进行的,开始时前臂内旋,手掌上移,肘部下降,使屈肘程度加大,手掌和小必要保持与前进方向垂直。当手掌划之肩侧时,屈臂程度最大,约为70-110度角,手掌接近水面。拉水的前半部分,手的运动为向上,向外,向后的三个分运动。后半部分则是向上,向内,向后的三个分运动。推水是在手臂划过肩侧时开始的,这时肘关节和大臂应逐渐向身体靠近,同时用力向脚的方向推水。当推水即将结束时,小臂内旋做加速转腕下压的动作,掌心游向后转向向下。
(4)出水:推水结束后,借助于手掌压水的反弹力迅速提臂出水。出水时手形有多种,手背,大拇指,小拇指都有可能先出水。无论采用哪种手型出水,都要注意使手臂自然,放松,迅速,并且要先压水后提肩,肩部露出水面后,由肩带动大臂,小臂和手依次出水。
(5)空中移臂:提臂出水后,手应迅速从大腿外侧垂直于水面移至肩前。当手臂移至肩上方时,手掌要内旋,使掌心向外翻转(采用小拇指先出水技术的无此动作)。空中移臂时,必要伸直放松,移臂的后阶段要注意肩关节充分伸展,为入水和划水做好准备。
呼吸动作
仰泳的呼吸动作相对简单,因为泳者的脸部始终朝上,便于呼吸。
(1)动作描述:一般是两臂各划1次,做1次呼吸。提肩时,用口吸气,臂入水吸气结束。抓水短暂闭气,随着划水时进行口鼻呼气。
(2)注意事项:呼吸应有节奏地进行,避免过于频繁或过于急促的呼吸,以免影响游泳速度和动作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