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正手发球可以发到以下几个位置:
1.发到对方前场近网区域
(1)位置特点:发球点一般在靠近球网,对方发球线附近,球飞行轨迹较低且短,落点靠近对方发球线与边线的交界处(单打)或靠近双打发球线与边线,中线的交界处(双打)。
(2)战术目的
限制对手进攻:迫使对方只能采用挑高球的方式回击,从而让自己获得主动进攻的机会。因为如果对方回击高远球,己方可以迅速下压进攻。
调动对手跑动:让对手接发球时需要快速向前移动,打乱其站位和节奏,消耗其体力,为后续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3)适用场景:当自身处于主动进攻状态,或者对手后场进攻能力较强时,发前场近网球可以有效降低对手的进攻威胁。例如,单打比赛中,面对后场杀球凶狠的对手,发前场近网球可以减少对方直接进攻的机会。
2.发到对方前场中间区域
(1)位置特点:球落在对方发球线中间位置附近,距离两边边线距离大致相等。
(2)战术目的
增加对手接球难度:对方接球时需要快速判断球的飞行方向和落点,增加了接球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因为从中间发球,对方难以提前预判球的走向,可能会在启动和移动上出现迟疑。
打乱对手节奏:使对手无法按照既定的战术进行接发球,打乱其比赛节奏,为己方创造进攻机会。
(3)适用场景:当对手接发球习惯较为固定,或者想要打乱对手节奏时,发前场中间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双打比赛中,如果对手接发球时两人站位比较固定,发前场中间球可以让对方在配合上出现失误。
3.发到对方后场区域
(1)位置特点:球飞行轨迹较高且远,落点在对方后场底线附近,靠近边线或中间位置。
(2)战术目的
消耗对手体力:让对手在后场进行大范围的跑动和击球,消耗其体力,尤其是在比赛的后半段,当对手体力下降时,这种发球方式可以进一步削弱其战斗力。
测试对手能力:观察对手后场的技术水平和状态,如果对手后场回球质量不高,己方可以抓住机会进行进攻。
(3)适用场景:单打比赛中,当自身处于防守状态,或者想要消耗对手体力时,可以发后场球。例如,比赛开始阶段,先发后场球试探对手的实力和状态。